当前速讯:新城发展搭上配股快车 拟先旧后新配股筹资19.43亿港元

观点网 在房地产行业利好政策频发之下,地产股迎来阵阵升浪。随之而来的,是部分房企抓住这个窗口期迅速开展配股募资。

其中碧桂园更是在一个月内进行了两次配售募资活动,前后折价分别为17.79%和14.83%,筹资净额总计达86.13亿港元。

除碧桂园之外,万科、雅居乐、建发国际、世茂股份等十余家房企也先后搭上了配股融资这列快车。


(相关资料图)

12月12日早间,新城发展也发布公告,拟先旧后新配售5.6亿股,配售价3.5港元,较上周五收盘价折让13.79%,所得款项净额预期为19.43亿港元。

公告显示,于12月10日,卖方富域香港投资有限公司、新城发展与配售代理(即花旗及海通国际)订立配售及认购协议,拟向不少于六名买方按配售价(即每股3.50港元)配售股份(即5.6亿股);销售股份占扩大后已发行股本约7.93%。

配售价每股股份3.50港元较股份于最后交易日在联交所所报收市价每股4.06港元折让约13.79%;待认购完成,新城发展预计所得款项总额达19.6亿港元,公告称拟将认购事项所得款项净额用作偿还公司日后到期的境外债务及用作集团一般营运资金。

毫不意外的,公告一出,新城发展早盘低开逾12%,截至发稿,跌13.05%,报3.53港元,成交额25.63亿港元。

配股完成后,上市公司的股本数量和净资产规模将会增加,原股东所持股份则被稀释,因此配股融资也被称为是向资本市场"抽水",不少公司在配股动作之后股价都会明显下挫。

例如碧桂园,在12月7日发布配股公告后,当日早盘低开2.91港元/股,收盘报2.68港元,跌15.46%,成交额38.06亿港元。雅居乐也在11月16日宣布以先旧后新方式按每股2.68港元配售2.95亿股股份后,开盘立即跌去11.66%,截至收盘跌幅扩大到23.31%,甚至已跌破配股价。

有市场观点认为,先旧后新配股没有锁定期,可以吸引更多投资人认购,用时更短,效率更高,因此成为房企进一步发展或偿债的首选方式之一。

据了解,新城发展自10月31日以来,股价开启大幅反弹,截止12月9日收盘,期间涨幅到达194.20%。或许是达到了心理预期,新城发展抓住窗口期果断行动。

即使股价回撤不可避免,但对于房企来说,眼下真金白银到手才是当务之急。

有研究机构指出,由于"股权融资优化5条新政"支持A股和H股的上市房企再融资,近期有多家房企宣布将进行股权融资,预计可能出现一波房企的配股潮。中信证券则表示,能否在未来6个月取得股权融资和适当增加杠杆利用,可能是决定企业未来发展前景的关键。

摩根大通也在今年9月发表报告称,预计更多内地房地产企业,近期可能在香港配股集资,因为"它们正在努力提升流动性"。

对于新城发展而言,筹到一笔资金提升流动性也迫在眉睫。11月22日,评级机构标普将新城发展和其子公司新城控股的长期发行人信用评级从"BB"下调至"BB-"。同时将新城控股的未偿还高级无抵押票据的长期发行评级从"BB-"下调至"B+"。

标普报告显示,对新城发展的负面展望反映了该公司的销售和流动性在未来12个月可能继续恶化的风险,且其杠杆率将继续上升。

由于购房者情绪疲软,该公司在2022年前10个月的销售额同比下降约47%。标普预计2022年剩余时间的销售将进一步疲软,全年合同销售总额将达到1190亿至1210亿元人民币,与2021年相比下降47%至49%。

与此同时,为偿还债务,在2022年第三季度新城发展消耗了约100亿元人民币的现金,进一步加大了其流动性缓冲的压力。

尽管如此,标普也指出了新城发展积极的一面。标普称,根据新政策入选为政府支持的民营房企之一,将是缓解新城发展再融资风险的关键。

新城控股也适时抓住了"第二支箭"利好。11月11日,新城控股对外发布,拟向银行间交易商协会申请新增150亿元债务融资工具的注册额度。

同时,新城发展的无产权负担商业物业投资组合可为其提供资金支持。新城发展仍有超过50个吾悦广场购物中心,未质押价值为400-500亿元人民币,截至2022年9月30日其总债务约为840亿元人民币。这一比率是受评房企中最高的之一。标普估计上述物业至少可以提供150亿元人民币的额外融资。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截至2022年中期,新城控股已实现在135个大中城市、189个综合体项目的布局,已开业及委托管理的吾悦广场达131座,吾悦广场开业面积达1189.06万平方米,出租率达96.01%;上半年,吾悦广场实现租金收入43.96亿元,同比增长16.57%。

关键词: 购物中心